一把椅子一扇窗,一束溫暖的陽光,一份執著與渴望,一段悠閑的時光。一起來讀書吧!
暑 假 閱 讀 推 薦
在長長的假期,和書來個親密接觸吧!
書名 |
版別 |
著譯者 |
內容簡介 |
信仰的味道(紀念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出版100周年1920-2020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921 |
浙江古籍 |
何建明//潘愛娟 |
本書運用報告文學的形式以陳望道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的真實經歷為主線,刻畫他在《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翻譯出版過程中的艱難困苦與精益求精,描寫了以陳望道為代表的一批最先覺醒的知識分子的探索與進取、沉浮與抉擇,展現了一百年前中國乃至世界思想激蕩、波瀾壯闊的歷史風云。 |
國碑(精) |
浙江教育 |
一半 |
本書從三個視角,立體呈現人民英雄紀念碑鑄造前后鮮為人知的故事。一個視角是歷史視角,作家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仰望擎天巨石,自東向南,而后西,而后北,《虎門銷煙》《太平天國》《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長江》,這個視角既是歷史視角也是時間脈絡,體現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第二個視角是設計者和鑄造者的命運故事,建筑家梁思成、林徽因、雕塑家劉開渠、曾竹韶等,他們當中有的東渡,有的西歸,新中國少有重量公共藝術工程將他們聚攏在一起,八年鏖戰,鑄造了一座人民英雄的精神圖騰;第三個視角是作家“我”的視角,從山東青島出發,南下上海、南京、南昌、武昌、廣東東莞、廣西金田,北上河北曲陽、首都北京,參觀博物館,尋訪當事人以及知情人,勾連歷史與現實,驗證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
朝鮮戰爭(上下)/王樹增戰爭系列 |
人民文學 |
王樹增 |
全景、翔實、生動地再現那場為了和平和尊嚴而進行的戰爭,一部撕開創傷,抒寫戰爭慘烈與悲壯、勝利與輝煌的杰作,創造中國戰爭文學的全新文本,暢銷十年的經典讀本。 |
煙火漫卷 |
人民文學 |
遲子建 |
這是一部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長篇小說,遲子建以從容洗練、細膩生動的筆觸,燃起濃郁的人間煙火,柔腸百結,氣象萬千。一座自然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于“煙火漫卷”中煥發著勃勃的生機。 |
粲然(精) |
浙江教育 |
葉梅 |
圍繞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歷程,講述一段真實的歷史。本書作者通過近五年深入細致的采訪,以滿懷深情的筆觸,生動再現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造始末,凸顯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高能物理事業的發展,黨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極為關鍵的領導。 |
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精) |
浙江人民 |
葉文玲 |
著名藝術家常書鴻,與張大千、徐悲鴻同時代的著名畫家。本書講述了常書鴻在時局動蕩的政治背景下,守護敦煌的坎坷一生。全書30章,從常書鴻的少年開始講述,娓娓道來,直至常書鴻病榻前的人生回顧。本書是著名作家葉文玲歷時多年,精心創作的常書鴻傳,可謂目前市面上詳盡、完整、可信的常書鴻傳記。 |
詩意棲居(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 |
浙江攝影 |
何玲玲//方問禹//王俊祿| |
以報告文學的方式展現“千村示范 萬村整治”工程的浙江經驗、浙江模式,并配以優美的圖片藝術地解讀。圖書用生動而豐富的故事、直觀而生動的圖片、通俗而簡明的語言,深刻記錄和闡釋了該工程“久久為功”的故事。 |
雪國(精) |
南海 |
(日)川端康成 |
《雪國》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凈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故事由駛往雪國的列車開始,窗外不停掠過的暮景,映著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雙眸,撲朔迷離…… |
棉花帝國(精) |
民主與建設 |
(美)斯文·貝克特 |
棉花產業的歷史實際上是與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緊密關聯在一起,理解棉花產業發展史是理解資本主義和當代世界的關鍵。本書作者斯文·貝克特通過敘述棉花產業發展的歷史,解釋了歐洲國家和資本家如何在短時間內重塑了這個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項產業,并進而改變了整個世界面貌的。 |
平凹的短小說 |
湖南文藝 |
賈平凹 |
十二段故事 十二種際遇 透過文字 看那無比真實的人生 這部小說集講的仍是賈平凹熟悉的秦嶺腳下的故事,秦嶺的故事就是中國的故事。在山溝里的人和住在城市里的人都面臨著一樣的困境——每個人都逃不過你要成為什么人的選擇。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
天津人民 |
(英)羅伯特·戴博德 |
這并不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書,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出版20多年來,已成為英國國民級心理咨詢入門書。它基于TA溝通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講述了一個抑郁癥病人通過十次心理咨詢,終于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在書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詢的傾聽、共情、溝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咨詢流程的模板。讀者猶如親臨現場,體驗心理咨詢的每一個細節,見證療愈和改變的發生。 |
見字如面(第1季) |
湖南文藝 |
編者:關正文 |
讀家國情懷,讀繾倦情意,讀歷史選擇,讀靜水流深。從浩瀚的書信海洋中,精選出最能代表中國人故事、最能抒發中國人情感的76封信件。 |
樊登講論語(學而) |
北京聯合 |
樊登 |
樊登,“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講論語》是樊登的心血之作,書中的每一句,都結合了當代的生活和今天的科學理論。本書的特色,是既還原了《論語》本來的意思,又站在應用的角度講透《論語》,讓我們能夠把《論語》用在當下的生活、工作、學習、創業、人際關系中。 |
嚴嵩與張居正/易中天中華史 |
浙江文藝 |
易中天 |
朱元璋成功實現了王朝私有化,在他架設的舞臺上,政治劇終于被演成了家庭倫理劇。在這出悲喜劇中,聰明如嚴嵩也是受害者,清廉如海瑞只好當擺設,帝王師與實干家張居正,只僥幸逃過開棺戮尸的下場。在"中華史"中,易中天先生嘗試回答:這一切是為什么。用一以貫之的嚴謹態度,更上層樓的生動筆觸,尊重人性之復雜,拒絕"昏君""奸臣"之簡單化標簽,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并且嘗試回應那個更為龐大的問題:大明衰于何時,亡于誰手? |
長物志(精) |
三秦 |
(明)文震亨 |
《長物志》十二卷,明文震亨撰。采用清咸豐三年“粵雅堂叢書”本為底本。長物者,雅人之致也,一種美學生活的經營與操作法則,晚明文人日常生活和審美雅趣的“百科全書”。 |
傳統文化之美(精) |
大有書局 |
季羨林 |
本書文字是作者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相結合的精華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過本書,讀者將從季先生的體悟與沉思里,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東方文化的深厚底蘊,促使我們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強化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 |
馭風少年(精) |
南海 |
(馬拉維)威廉·坎寬巴//(美)布賴恩· |
馬拉維,一個鮮有問津的非洲小國,干旱橫行、疫病肆虐,顆粒無收的人們飽受饑荒威脅,生活長期被巫術占據。在馬拉維,只有百分之二的家庭享有電力供應,想獲得資訊只能靠聽收音機。十四歲的威廉?坎寬巴因貧困輟學,他借助一座鄉村圖書館、一本《探究物理》和垃圾場的廢銅爛鐵,決定自己建一架發電風車。這是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不畏艱險、敢于創新的故事。 |
藝術家們 |
人民文學 |
馮驥才 |
在藝術和物質都極度匱乏的年代,幾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純粹的藝術激情和探索引領著時代和他們,風云際會,霞光萬道。社會流變、市場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燼中。深陷于生活漩渦的他們,該怎樣支撐理想與才華,又何以經營各自的藝術與人生 |
霧行者(精) |
上海三聯 |
路內 |
2004年冬,美仙建材公司倉庫管理員周劭重返故地,調查一起部門同事的車禍死亡事件。與此同時,他的多年好友、南京倉管理員端木云不告而別。一個時代過去了,另一個時代正在到來。這是一本關于世紀交替的小說,從1998年的夏季,到奧運前夕的2008年,關于倉庫管理員奇異的生活,關于仿佛火車消失于隧道的二十歲時的戀人,直至中年的迷惘與自戮、告別與重逢,一群想要消滅過去之我的人,以及何之為我。 |
祈念守護人(精) |
南海 |
(日)東野圭吾 |
《解憂雜貨店》八年后,東野圭吾又一部奇跡小說。 |
文心錦繡照湖山/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 |
杭州 |
簡墨 |
一次誠懇的探尋、一回真摯的對話——將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豐富蘊意、人文品格細細展開,再娓娓道來。 |
梁實秋(散文精讀)/且讀 |
浙江人民 |
梁實秋 |
靜心且讀,且讀且思。本書三“且讀”書系的一種。梁實秋是我國作家。他的文字灑脫而不失典雅 ,有雍容的“貴族氣”,有“ 學者紳士”的雅雋,波瀾不驚,緩緩道來,既超脫又幽默,三言兩語道盡人生哲理,絢爛之極又歸于平淡。本散文集收錄其創作生涯各時期的代表作品, 分為抒情、人物、美食、 小品四輯, |
通天之路--李白傳(精) |
北京十月文藝 |
(美)哈金 |
本書從李白富于傳奇色彩的身世講起,童年入蜀、青年出蜀,兩次婚姻,李杜友誼,壯年干謁,老年流放,客死他鄉……既寫出了天才成長過程中的浪漫與揮灑,又寫出李白一生的種種挫折與苦惱,尤其是在飽覽祖國名山盛景的同時,又在功名夢想與求仙情懷之間經歷著內心的徘徊與撕扯…… |
三國演義 |
浙江古籍 |
(明)羅貫中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呂布趙云關羽,官渡赤壁街亭,斬華雄空城計長坂坡七擒七縱,一看三嘆,三國風云起,幾度夕陽紅。 |
失落的衛星(深入中亞大陸的旅程)(精) |
文匯 |
劉子超 |
九年間,作家劉子超數次深入亞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鄰人之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在這片處于全球化邊緣和大國夾縫間的土地,展開一場過去和未來之間的尋覓之旅。 |
逆流而上(劉媛媛的成長課) |
湖南文藝 |
劉媛媛 |
一本寫給千萬年輕人,尤其學生群體的成長激勵之書,一個個不同的瞬間,把成長的困惑,生活的現實、功利、殘酷拆開來給你看。 |
在細雨中呼喊(精) |
北京十月文藝 |
余華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是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 |
最后的燈塔(精) |
現代 |
(意)保拉·扎諾內爾 |
這是一部美麗的青春成長小說。一座海上的絕美燈塔,一個為期三周的假期。十四個少年正迎來一個美好的夏天,一個交織著友誼、愛情和小摩擦的夏天。 |
戴老師魔性詩詞課 |
北京聯合 |
戴建業 |
這本書中內容是戴建業老師許多年教學與研究的沉淀,他一直再強調“網上的視頻片段雖然有趣,但畢竟不系統,學知識還是要系統的去上課,去看書,反復的看書很重要!”他希望他的新書能夠為更多對古詩詞學習有興趣的人提供幫助。 |
中國文脈(余秋雨定稿合集) |
北京聯合 |
余秋雨 |
《中國文脈》是繼《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當今中國當代文史領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廣大讀者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