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杭州第十一中學召開了一場智慧食堂數據開發應用研討會,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單位和個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活動。

研討會上,十一中副校長張冠超向與會代表展示了學校最新推出的智慧點餐系統。這套系統很“聰明”,可以根據學生的用餐喜好和之前的用餐記錄,進行智能化推薦,把學生喜歡的套餐推薦給大家,從而節約點餐時間。

智能系統推送“愛吃”菜單 后期還能“治”挑食

“食堂推出的每一組套餐都是營養餐,只是食材搭配上有些不同,如果某個學生登記了不喜歡的食材,系統就會把其屏蔽,推薦給他的套餐里不會出現這個食材。”杭十一中信息中心主任翁文軍說。

有家長擔心,不喜歡的菜不推薦,這樣不是更加助長了學生挑食嗎?

副校長張冠超坦言,目前這個系統還在探索階段,前期確實會出現只推薦學生喜歡吃的套餐的情況,但當后臺積累到一定量的數據后,會把推薦套餐的算法進行優化,把個人的用餐偏好、身高體重和所需的營養素進行一定比例的計算,使個人所需的營養素的優先級高于個人的用餐偏好。

比如一個人不喜歡吃木耳,但系統推薦了帶有木耳的套餐,那說明根據數據,系統認為你應該吃木耳了,不吃,會造成木耳這個類別營養素的缺失。

如果已經錄入了個人的用餐偏好,系統知道你不吃什么,那么它在推薦套餐時,會推薦一個類似可替代的套餐,每組套餐都是經過營養師精確搭配出來的,從大的結構和能量供給上來說完全不用擔心,但在食物多樣性上還是有缺失的,也就是某一食材特有的一些營養素沒有被吸收。

“其實這個智慧點餐系統也是個食育教育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平臺掌握學生的挑食情況,并不會一味迎合學生。食堂會改變食材的形態或烹飪方法,就像很多同學不喜歡的胡蘿卜,食堂就把它變成胡蘿卜泥,加上咖喱,做成蓋澆飯的澆頭,這樣學生就沒辦法挑出來了。當大家嘗試后,可能會改變對胡蘿卜的口感認知,以后不會拒絕了。”張校長說,以前知道很多學生挑食,但不知道挑食的具體情況,現在系統掌握了,就可以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食育教育。

高二女生小王有點擔心,說:“老師,以后我的身高體重豈不是要被別人知道了?而且我這么挑食,會被別人笑話的,那是我的隱私啊!”

翁老師請她放心,說:“現在是請大家自愿錄入信息,學校不會公布出去。至于信息安全,也不用擔心,后臺數據有多重防護,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都是加密的,沒有權限的人是無法獲得和讀取這些數據的。”

全校師生平均每人每天減鹽1.28

這套系統這么“聰明”,因為背后有一支強大的團隊。

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博士楊敏兩年前參加到十一中智慧食堂的建設中來,她帶領她的注冊營養師團隊對杭十一中師生的配餐情況深度干預,從菜品的研發到用油用鹽的控制,都進行了系統的干預和指導。

“十一中的這套智慧點餐系統是食堂大數據應用的典范,它背后是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歷史就餐記錄等,正是有了這些數據,系統才能判斷一個人缺少什么,然后再推薦給他相應的套餐,是未來精準營養配餐的樣本,值得推廣。”

今天,楊博士對十一中智慧食堂的大數據進行了解讀,其中有一組數據引人關注:2019年第一學期,食堂共用鹽540千克,2020年第一學期,食堂共用鹽380千克,全校師生平均每人每天在校減鹽1.28克。

“我對這個數據是有預感的,因為我們每次過來,都要提醒廚師少用鹽,讓菜品清淡一些,雖然減鹽情況不錯,但算上醬油、雞精等鹽份高的調料,我們每個人的用鹽量還是大大超過5克的推薦指標,減鹽之路還很漫長啊。”楊敏博士補充道。

食堂滿意度不斷提升

杭十一中采用點餐制,學生需提前一周把下周的套餐預訂好,但每天都有約200人不點餐,有的同學是忙得忘記了,有的同學覺得點餐麻煩,反正系統會自動推送。

“我有選擇困難癥,以前每周都要花20分鐘選套餐。”高二女生小葉笑著說,“學校每餐都有八組套餐,有高鈣、護眼、補鐵、低脂等功能性套餐,還有西餐、面條、焗飯等,花樣太多,每次點餐對我都是一個考驗。現在好了,我不用操心了,反正系統懂我,它推薦的一定就是我需要的。省下20分鐘,我可以多背些公式和單詞。”

智慧系統上線后,食堂易腐垃圾減量一半以上。之前每天要產生4大桶泔水,現在每天連兩桶都倒不滿,食堂經理很開心,說可能是食堂做的飯菜更合大家胃口了。確實如此,最新一起問卷調查中,食堂滿意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

作為杭州市中小學“陽光飲食”管理規范示范學校,近年來,吸引了眾多來自海內外關注學生營養健康人士的參觀考察。201811月,中國營養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陳偉力調研杭十一中食堂后,對杭十一中智慧食堂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作法高度贊賞,建議向全國推廣。

“科學合理膳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讓孩子們在學校既吃得安全,又吃得有營養,也是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學校這套健康膳食管理系統就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的,它方便了學生點餐、尊重了學生的需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引導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營養觀念和飲食習慣。”杭十一中校長倪子元說。

作者:張娜 編輯:鄒瀅君 岳海智

鏈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6163589_32645_hzxw.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