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第十一中學的學生們有了一首屬于自己的新校歌。

其實,十一中一直都有校歌,但是老校歌歷史過于久遠,歌詞中的很多內容,如“奮發學習/為祖國四化的明天”等,已經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

十一中的老校歌

十一中創辦于1904年,前身為貞文女學堂,是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最早的兩所女學堂之一。學校老師說:“老校歌具體是哪一年創作的,已經無從考證,根據歌詞里的建設四化來推斷,應該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了。”

修改校歌這件事被提上了日程。想重新錄制校歌,又希望能夠對老校歌有所傳承,要怎么做呢?十一中的學生們提交了一份《校歌策劃案》,發起了一場“印象十一”活動,希望激發大家的想象,集思廣益收集學校的特點與特征,融入到新校歌的歌詞中,讓十一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參與自己學校的歌詞創作,而不僅局限于少部分人的創作。

于是,一塊帶有海報的展板出現在了教學樓的一樓大廳里,學生用2-3字的關鍵詞寫下自己對杭十一中的印象。

“學校里有幾棵櫻花樹,樹齡很長了,每到春天,就會開出一片粉色的花海,樹枝伸到三樓的走廊窗沿,非常美。”

“櫻花開的時候,老師和攝影社團的學生都喜歡去拍照,去年疫情期間還開設過櫻花課堂。”

在學生提供的關鍵詞中,“櫻花”出現的頻率最高,此外,百年、勤敬恒、師生節、樸實等詞語也被不少師生提及。

學生們統計了關鍵詞的出現頻率,并進行了排名,這些數據交給學校文學社,由文學社的成員在這些收集上來的關鍵詞基礎上進行創作。

前段時間,文學社完成了初步作詞,并在社團活動課上與音樂社對接,合作完善歌詞。這個月初,學校合唱團組織演唱并完成了錄制。

十一中的新校歌

“春飛白櫻夏囀蟬鳴/泛舟學海/讀書勤敬恒” “貞文立人/惠興立校/同舟共濟/不負朝與夕”……

新校歌保留了老校歌的曲調,替換了部分歌詞。既傳承了悠揚的韻律,又讓“老”校歌煥發出了“新”活力。在學校接下來的文化月活動中,高一年級將開展校歌演唱比賽,這首新校歌的旋律就將正式飄蕩在十一中的校園里。

通訊員 袁丹丹

(作者:見習記者 林佳琦 編輯:岳海智 鄒瀅君 )

鏈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5761797_32645_hzxw.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