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攝像頭,刷臉成功……”隨著手機管理員的人臉信息識別成功,教室里的手機寄存柜門啪嗒一聲開啟,柜子里用隔板分出了一個個小方格,方框上貼著學生的姓名,格子里放的是一部部智能手機。

這樣的刷臉手機寄存柜,杭州第十一中學每個教室里都有一臺。從去年9月開始,學校發出倡議——沒有特殊情況,不帶手機進校園;如果必須攜帶手機,全體同學都不得將手機帶入課堂,進教室后直接鎖進手機柜。

手機管理有妙招,每班設置手機管理員崗位

今年年初,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手機有限帶入校園,即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此外,學校應細化管理措施,提供必要保管裝置。

我們學校有部分住宿學生,學校離家遠,回家途中需要使用手機,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學校允許學生將手機帶到學校,但需經過學生家長同意、提出書面申請。學生處主任袁丹丹向小獅妹展示了一份班級手機統計表,上面記錄了申請帶手機進校的學生姓名、手機型號、是否住校等信息。

教育部提倡的手機管理裝置長什么樣?上學期,十一中的刷臉手機柜就閃亮登場了。為了更好地管理使用這個刷臉手機柜,每個班級還專門設置了手機管理員崗位,只有管理員的人臉信息才可以打開柜門。

管理員的工作可不輕松:早上到校打開手機柜,檢查手機并核對上交手機人數;晚自修放學后還要再次清點手機柜手機數量,保證住校生手機全部在手機柜里。每個管理員手中還有一本《手機管理員記錄手冊》,登記每天的手機使用情況。

此外,這個刷臉的手機寄存柜還通過智慧校園平臺,連接到班主任手機后臺,每次刷開手機柜門后,老師都會收到通知

手機管理實行一個學期下來,學校刷臉手機寄存柜的管理和使用日漸順暢,所有老師都覺得效果很好,為凈化校園、專注課堂提供了強有力的后方保障。一進學校就把手機放進專屬隔間已經成為學生們的共識。

不僅是存放手機,吃飯、借書全刷臉

早在20174月,十一中就啟動了無卡校園工程,經歷多次升級改版,現在,不僅僅是刷臉放手機,在十一中的校園里,這張臉的作用還有很多——刷臉就餐、刷臉借閱、刷臉看病、刷臉考勤、刷臉購物、刷臉借還體育器材……

比如吃飯這件事,食堂在每周三發布下周的套餐菜單,學生據此選擇自己喜歡的菜品,而食堂工作人員根據學生的選擇進行精準采購。學生如果選的是A套餐,就排到A套餐的窗口前刷臉領取,實現真正的靠臉吃飯

由于在選擇套餐時就完成了支付,學生在窗口前停留的時間大大縮短,取餐時間從人均17秒左右縮短到了人均9秒左右,全校學生整體用餐時間節約了十分鐘。

教室里的班級微圖書館也從原來封閉式的借閱模式更新到了開放式的自助刷臉借閱模式。不僅提高了借閱的效率,而且讓整個借閱過程充滿了科技性和趣味性,吸引了更多的同學走近微圖書館,圖書流動率得到了較大提升。








從無卡校園的建設中,能夠看出我們學校對學生各方面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學生處主任袁丹丹說,我們立足于建設勤奮、自主、專注的班集體,所以從學校管理、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學習氛圍的營造等各方面,給學生提供一個專注、勤奮的學習環境。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pDSFNJInSQ9AUjQgWgidg